动态资讯

News Center

高纯二氧化碳中氮气检测的采样规范:避免误差的关键步骤(附GB/T 23938附录A详解)

更新时间:2025-10-17点击次数:

“三分检测,七分采样”——在高纯气体分析领域,采样环节对氮气检测结果的影响远超想象。空气中氮气含量高达78%,若采样过程引入微量空气,即可导致检测值严重偏高,造成误判。

GB/T 23938—2021 附录A 对高纯二氧化碳采样提出系统性规范,是确保氮气检测真实性的第一道防线。

标准将采样分为直接采样与间接采样两种方式。直接采样适用于气瓶或杜瓦罐,样品经汽化器后直接进入分析仪。其关键在于:

使用钝化不锈钢管线,减少N₂吸附;

采样前必须进行充气排空法置换:短暂开启气源→排气→关闭,重复3次以上;

确保汽化器能将液态CO₂完全、均匀气化,避免组分分馏。

间接采样用于槽车或大型储罐,需先将液体样品采集至专用采样钢瓶,再进行分析。此过程风险更高,标准要求:

采样钢瓶必须为双阀结构,并带有预留容积管,确保瓶内保留40%气相空间;

钢瓶内壁需经电化学或化学钝化处理,防止活性表面吸附N₂;

采样后需立即进行液位调整:缓慢开启出口阀,待液体溢出转为蒸气时立即关闭,确保气液平衡。

特别警示:在低温环境下采样时,若未预留足够气相空间,样品升温后可能完全液化,导致钢瓶超压甚至破裂。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图A.2所示流程操作,并佩戴防冻手套与护目镜。

此外,所有连接件、密封件必须使用金属材质(如不锈钢),严禁使用橡胶或塑料垫圈,因其可能释放含氮有机物或渗透空气。

总之,氮气检测的准确性始于采样。企业应制定标准化采样SOP,培训专业人员,并定期验证采样系统气密性,从源头杜绝“假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