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News Center
更新时间:2025-11-03
点击次数: 氮气(N₂)作为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78%),是高纯氢生产过程中最难彻底去除的背景杂质之一。《GB/T 3634.2—2011》标准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明确规定高纯氢中的氮含量(体积分数)必须控制在5×10⁻⁶(5ppm) 以内,而超纯氢的标准则严苛至0.4ppm。过高的氮含量不仅会直接稀释氢气的有效浓度,
影响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效率,还可能在某些对气氛纯度极度敏感的工艺中引入不可预知的变量,导致产品质量波动。
精准测定如此痕量的氮气,是对分析技术的巨大挑战。标准中推荐的氦离子化气相色谱法(HID-GC)为此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HID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频能量激发高纯氦气,产生大量高能的亚稳态氦原子(He*)。当样品中的氮气分子进入检测器时,会与He*发生非弹性碰撞,
获得足够能量而被电离,产生的离子流信号与氮气浓度成正比。这种方法对包括氮气在内的几乎所有无机气体都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近乎一致的响应因子,非常适合多组分同时分析。
在实际检测流程中,HID-GC系统通常配备有复杂的阀切换和色谱柱系统(如5A分子筛柱),能够将氢气基体与包括氮气在内的多种杂质有效分离。
这使得分析人员可以在一次进样中,同步获得氧、氩、氮等多种关键杂质的精确含量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直接依据,
更是通过标准公式(φ(H₂) = 100 - Σ杂质含量×10⁻⁴)计算最终氢气纯度的核心输入。因此,对氮含量的精准把控,是确保高纯氢综合品质达标的基础,
而HID-GC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