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News Center

药用二氧化碳气体分析:运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5-08-14点击次数:

对药物级二氧化碳的检测必须依照二部提出的质量标准,同时参照四部中的通用检测规程进行操作。接下来列举主要检测内容,并说明这些项目在四部中可能遵循的具体准则或通用技术规范。


1. 二氧化碳含量测定

四部通则方法应用:

0451 气相色谱法这是其中一种极为精准的计量技术,需要挑选适当的色谱柱,例如Porapak Q、分子筛等,并且搭配热导检测器,使用惰性气体,比如氦气或氮气,作为流动相,以此来分离并测定二氧化碳,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高纯度气体的精确检测。

红外光谱法四部之中,并未设有独立的“红外光谱法”原则专用于气体定量分析,不过红外吸收原理确实是气体分析的一种普遍技术手段。药典针对部分特定品种的检测时会应用红外技术,实际操作中,依据二氧化碳在四点三微米附近存在的显著吸收波峰,借助经过校准的红外检测仪器进行测量,这种做法完全契合药典的分析准则,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


2. 一氧化碳测定

四部通则方法应用:

0451 气相色谱法:使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需甲烷化转化)或一氧化碳专用检测器能够精准测量百万分之几的一氧化碳,这种技术是科研机构验证分析效果时普遍采用的方式。

化学检测管法检测管法作为便捷的初步筛选手段,其作用机理依托于化学变化过程,与药典关于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的要求相吻合。在日常检测工作中,选用具备认证资质的检测管,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实现高效检测。


3. 水分测定

四部通则方法应用:

0832 水分测定法0832主要分析固体或液体样本里的含水量,它的基本思路(比如卡尔·费休法)同样能用于气体测量,不过,在气体里检测微量的水分时,通常采用其他方法。

重量法或电解法让气体经过强力除湿装置(比如五氧化二磷或分子筛),测量除湿前后装置重量的变化,这属于传统质量测定法,理论上满足药典的成分测定标准,当前电解湿度计(基于五氧化二磷)也是高精度测量气体水分的常用仪器。


4. 易氧化物、还原性物质、气态酸碱、脂肪酸酯

这些项目主要是化学定性试验这种方法在第二部分“碳化物”章节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尽管第四部分找不到一模一样的规则,但这类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执行时的注意事项,跟第四部分里所说的还是一致的。一般鉴别试验和杂质检查的指导原则(如 0801 重金属检查法、0802 氯化物检查法 等所体现的严谨性)是一致的。


易氧化物: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5分钟内不褪色)。

还原性物质:通入碘化钾-淀粉酸性溶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或蓝色不消失。

气态酸碱:分别通入甲基红和酚酞指示剂溶液,观察颜色是否变化。

脂肪酸酯利用盐酸羟胺发生反应可以制备出羟肟酸,这种物质遇到三氯化铁会呈现颜色变化,如果紫红色现象没有出现,或者该颜色在五分钟之内褪去,就表示是合格产品。


5. 不挥发物

四部通则方法应用:

蒸发残留物测定:此方法类似于0831 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对“其他溶剂”的处理或0861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容器管理原则如下,将适量液态二氧化碳在特定环境(例如常温)中逐步气化至完全干燥,把剩余物质收集到已精确平衡的容器内,随后在105摄氏度下持续干燥直至重量稳定,最终进行称量,此方法属于典型的质量测定技术


所以,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分的规定,执行药用二氧化碳的检测时,必须在符合第二部分具体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第四部分推荐的精密、规范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包括层析技术、称重技术、化学实验方法),以此保证检测数据的精确度和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