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News Center高纯氨的容器与材质适配性关乎其纯净程度和操作安全。国家标准GB/T 14601—2009对氨气的容器、运输及接触物料制定了具体规范,目的是避免发生污染、锈蚀和渗漏等问题。
氨气瓶的标称工作压力必须达到3兆帕以上,瓶身涂装的色彩需遵循GB 7144标准(呈现浅黄),运输时的标识要符合GB 190—2009的要求。气瓶的阀门须由钢铁制造,禁止采用铜或铜基合金材料,原因是氨与铜相触会形成具有爆炸性的铜氨化合物,这种情况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应选用内壁经过特殊加工的容器,例如实施内腔电解打磨或钝化工艺,旨在减少表面对物质的吸附以及微粒的脱附可能,从而保证水分和尘埃的管控标准得以达成。对于电子级材料,建议配置CGA 660的对接端口,而光电子级材料则宜选用DIS 6720(亦或DIS 720)的高纯度对接端口,此举是为了达成极低的死腔容积,并确保金属材质的密封对接,进而降低杂质渗入的几率。
包装物表面必须清楚印制“电子氨”字样,同时附带品质合格证明,里面应列明物品的名称、制造时间、填充体积、性能参数、遵循的规范以及检验者的相关资料。气瓶的填充过程需依照GB 14193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填充系数设定为0.53千克每升,必须以液体形态进行储存和转运。
另外,规范要求充气后瓶内必须保持一定压力,目的是防止空气与水汽逆流进入容器。氨气极易与水结合,因此必须安装除液装置或单向阀门,以此阻止液体回流,避免容器内部产生剧烈变化或被侵蚀。
总而言之,对于气瓶的材质、阀门的类型以及接口的规格,每一个方面都必须严格把关,这样才能够保证纯度高的氨在运送和运用时维持稳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