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检真空检漏的核心标准是《真空技术 氦质谱真空检漏方法》(GB/T 36176-2018),这是当前国内最主要的国家标准。具体标准体系和应用场景如下:
主要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
GB/T 36176-2018:规定了氦质谱真空检漏的基本方法、设备要求及检测流程,适用于航天、电子、核工业等领域的高灵敏度检漏。
GB/T 15823-2009:作为《无损检测 氦泄漏检测方法》标准,覆盖了氦质谱检漏的通用技术要求和基础规范。
行业标准
QJ 3089-1999:针对正压检漏场景,适用于大容积高压容器的漏率检测。
QJ 3212-2005:规范了背压检漏方法,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批量检测。
关键检测要求
灵敏度:检漏系统的最小可检漏率应优于被测漏率指标的1/10。
校准漏孔:需与实际漏率指标匹配(偏差≤1个量级),并考虑温度修正。
操作规范:
喷吹法中喷枪距离≤6mm,扫描速率≤8mm/s;
氦罩法需控制氦气浓度和暴露时间,适用于总漏率测量。
典型应用场景
真空喷吹法:用于精确定位漏点(如航天器密封性检测);
真空压力法:适用于带压容器的真实工况模拟检测;
背压法:适合小型密封器件(如芯片封装)的批量快速检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检测方法,可参考GB/T 36176-2018标准文件或真空压力检漏法的技术细节。